(相关资料图)
记者马瑞鹏
他远渡重洋从马来西亚来到中国,清华三年、中科院四年……漫漫求学路伴随着他的求学梦。2023年6月,常年在吉林省延吉市参与恐龙化石发掘、整理工作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保罗·拉米,参加了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古生物·古环境与和政古生物化石研讨会,这是他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临夏“古动物的伊甸园”。
“据我了解,和政的古动物化石群非常丰富,铲齿象、三趾马、巨鬣狗……化石种类和数量非常庞大,仅仅是这些数量就已对整个临夏、和政盆地的古环境及古生物科学定义方面带来了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成果。尤其是这里发掘出的哺乳类化石,对研究西北地区动物群的演替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华求学、工作多年的保罗·拉米对化石衍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从研讨会的报告中了解到,临夏对古生物化石的发掘和保护工作做得比较专业,这不仅吸引了许多业内人士探访,更能吸引游客及化石爱好者前来这里观赏。”
“古生物研究不仅是一门学科,它跟经济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邓涛老师的报告中就能得知,这个小县城从鲜为人知到举世瞩目,从经济落后到繁荣发展,这都与化石资源有极大的关联,也是学者们所喜闻乐见的。”在看到恐龙化石对延吉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后,保罗·拉米也希望临夏能在化石带动经济发展方面挖掘更多的潜力。
编辑:马宇责任编辑:孔令定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地带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8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