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武宣县三里镇冬闲田里种植小麦。
11月6日,来宾市武宣县金鸡乡马良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数百亩南瓜苗藤蔓顺着田垄蔓延,叶片上的露珠在冬日暖阳下折射出晶莹的光,微风拂过,层层绿浪翻滚,生机盎然。田埂上,村民们正背着喷雾器进行病虫害防治,弯腰、按压、喷洒,动作娴熟利落。与此同时,三里镇祥丰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千亩基地中,小麦冒出嫩绿的麦苗,大蒜舒展着嫩叶,十几位村民正一丝不苟地栽种莴笋。
“这茬南瓜苗10月底刚种,现在管护容不得马虎,及时除虫施肥才能保收成。”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韦丽琼直起身擦去汗珠,脸上满是期待。合作社负责人曾海祥介绍,晚稻收割后基地近2000亩耕地即刻投入冬种,小麦、大蒜、莴笋等作物按计划栽种,“蔬菜年前就能采收,已有客户提前下单了。”一农一户的坚守与合作社的规模化运作,共同勾勒出武宣冬种的生动图景。
栽种莴笋苗。
近年来,武宣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将冬种生产作为稳定粮食供应、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通过科学谋划与精准施策挖掘冬闲田潜力。该县提前制定生产计划、划定重点区域,明确目标任务与工作重心,同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对冬种粮食实行“先建后补”补贴,有效调动农户与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技术服务的精准下沉为冬种保驾护航。该县组建由农技专家、种植能手组成的服务团队,通过田间现场教学、集中培训、发放技术手册等形式,将科学种植技术送到农户手中,针对性解决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难题。在此基础上,当地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与高效种植模式,聚焦优质蔬菜、小麦等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好的作物,确保冬种生产提质增效。
犁地。
如今,冬种在武宣县各乡镇掀起热潮,翻耕、育苗、管护等工序有序推进。数据显示,该县今年冬闲田种植面积达14.8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82万亩、蔬菜9.98万亩、油料作物0.28万亩、绿肥3.76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5万吨,总产值超5亿元,将带动8万余名农民增收。
“我们持续抓好田间管理,强化技术服务与产销对接,推动冬种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武宣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祖展表示,将持续激活冬闲田潜力,让闲置土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让农民日子愈发红火。
Copyright@ 2015-2022 地带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2478号-18 联系邮箱:89 71 80 9@qq.com